{{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首次加入會員並綁定官方LINE贈入會禮金150元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在螢幕無所不在的現代生活中,眼睛長時間處於高負荷使用狀態,如何有效維護視力、延緩眼睛老化,成為人關注的健康課題。想到「眼睛保養」很多人能直覺想到「葉黃素」,但你是否曾好奇過葉黃素的真實功效?除了眼睛之外,葉黃素對人體還有哪些幫助?讓《PRIMEPLUS 健康設計家》營養師Otis帶你深度剖析!
吃葉黃素真的有效嗎?進到人體後又是如何發揮功效的?近年來,針對葉黃素的研究日益增多,發現攝取足量的葉黃素能預防眼睛與許多全身性疾病,並透過4種主要機制:
葉黃素是脂溶性營養素。進入小腸後,會經乳糜微粒(chylomicron)吸收進入淋巴系統,再進入肝臟,最後透過脂蛋白(lipoprotein)運送至周邊組織,尤其集中於視網膜。
由於葉黃素的吸收代謝路徑跟脂質幾乎相同,建議可於飯後補充,在食物脂肪的協助下,加速消化吸收效率。
葉黃素最廣為人知的生理功效之一,莫過於對眼睛的保護作用。透過食物或保健品攝取的葉黃素會累積在眼睛的視網膜與水晶體中,並特別集中於負責精細視覺功能的黃斑部區域,在眼內扮演重要抗氧化角色。
除了能有效中和自由基、減少光損傷,還能協助吸收多餘的光能,特別是有害的藍光,因此被稱為天然的「眼睛防曬劑」。 目前針對葉黃素在眼睛健康上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以下幾個面向:
1.預防黃斑部病變(AMD): 黃斑部病變是已開發國家中導致視力障礙與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跟缺乏綠色蔬菜攝取與從事高度用眼工作有關。根據過去30年的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有助於提升黃斑色素光密度(MPOD)、視力敏銳度(VA)與對比敏感度(CS)等,並在大型臨床研究中進一步被證實。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第二期年齡相關眼疾研究(AREDS2),這個大型臨床試驗,總共納入超過4000位黃斑部病變高風險參與者。長達5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對於日常飲食中葉黃素攝取低的族群,每天補充10毫克葉黃素與2毫克玉米黃素,能使晚期病變風險下降26%,有效預防黃斑部退化與病變。
2.預防白內障(Cataract): 白內障同樣是導致視力喪失的主要成因,與水晶體的氧化有關。葉黃素能透過抗氧化作用,抑制水晶體細胞的增生來預防白內障,還能保護水晶體免於紫外線傷害。 科學界普遍認為,葉黃素很適合作為預防白內障的營養補充策略。一項超過3萬名參與者的大型研究指出,葉黃素攝取量最高族群與最低族群相比,白內障風險降低了19%,而且血中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濃度越高,罹患白內障的機率越低。
3.減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近期一項臨床試驗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每日補充10毫克葉黃素,並持續36週後,視覺對比敏感度(CS)與眩光敏感度(GS)有所改善。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不僅存在於眼睛,也存在於人體皮膚中,而它們抗氧化特性有助於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UV)傷害。2020年研究發現,補充葉黃素後,受試者皮膚中的葉黃素濃度上升,並且對UVB引起的紅斑(曬傷)及UVA引起的色素沉著(膚色變深)有更好的防護力。
另一項臨床研究也指出,女性族群在連續12週補充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的芒果後,臉部皺紋出現明顯改善。整體來說,葉黃素有助於增強肌膚抗光老化能力,並減少紫外線導致的膚色加深與細紋產生。
葉黃素對心血管健康具有保護作用,部分機制與抗發炎與抗氧化有關。研究顯示,葉黃素補充可降低血中發炎性細胞激素濃度,同時促進抗發炎激素的分泌,並減少脂質過氧化與C反應蛋白(CRP)等心血管風險因子。
1.減緩動脈粥樣硬化 : 在早期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每日補充20毫克葉黃素持續3個月,可顯著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LDL)與三酸甘油酯(TG)濃度。另一項臨床試驗也發現,葉黃素補充能有效減少頸動脈內膜厚度,降低發病風險。
2.降低冠心病與中風風險 : 一項納入35萬人的統合分析指出,葉黃素攝取量最高的族群中,冠心病與中風風險顯著低於最低族群。研究結果證實補充葉黃素有助降低冠心病與中風風險,具有心血管保護潛力。
每雙眼睛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在挑選眼睛保健品前, 需要先了解自己的保養需求。無論是因年齡增長需要預防黃斑部與視神經的老化,還是想緩解長時間使用螢幕導致的眼睛疲勞與乾澀,選對保健品很重要,掌握5大原則讓保養更精準有效。
其實葉黃素不論是「游離型」還是「酯化型」都具有生物活性,但研究指出,補充游離型葉黃素可使血清與血漿中的葉黃素濃度更明顯上升。原因在於,游離型葉黃素能被直接吸收,而酯化型葉黃素需先在小腸中經過酯解水解才能轉換為可吸收形式,導致吸收效率較低。
因此推薦可選擇游離型態,有助提升吸收效率。
葉黃素(Lutein)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同為黃斑部的關鍵類胡蘿蔔素,兩者在眼睛結構中的分布具有互補性,對維持視覺敏銳度與對抗藍光傷害發揮協同作用,10毫克 : 2毫克的比例是目前被視為最具科學實證的配比。建議選擇標示清晰、來源可靠的成分,攝取足量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在眼睛負擔增加的情況下,只有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就夠了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黃斑部的核心處聚集最多的是「消旋玉米黃素」,對於增強黃斑部色素密度的效果更是優於前兩者。雖然三者各有不同的光學特性,但彼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除了補充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之外,如果具有額外的眼睛問題如乾澀、疲勞等,建議搭配其他機能成分如蝦紅素與花青素,來滿足不同保養需求。
蝦紅素(Astaxanxin) | 促進眼睛微血管循環、調節睫狀肌功能、舒緩乾眼、提升視覺敏銳度。 |
花青素(Anthocyanidin) | 保護夜間視力、緩解視覺疲勞。 |
選購葉黃素產品時,除了上述提到的含量、比例、複方成分之外,是否無添加人工香料、色素、防腐劑等也很重要。此外,若加上通過SGS等第三方檢驗合格,更能確保品質純淨、安全無虞。畢竟葉黃素保健品需要長期補充,每個細節都不能忽視。
在更清楚了解葉黃素的功效與挑選原則後,除了透過攝取蔬果來強化補充日常葉黃素來源,也建議高齡族群與高風險族群適度額外補充葉黃素,並搭配玉米黃素、消旋玉米黃素、蝦紅素、花青素等具實證的複方成分,才能涵蓋從視網膜保護到舒緩用眼疲勞等多層面的需求,真正達到全方位的眼睛保健。
延伸閱讀
|葉黃素不能跟什麼一起吃?掌握葉黃素食用重點,讓營養補給更完整
|葉黃素食物來源有哪些?認識15種葉黃素食物,補足每日所需營養!
本文參考資料:
◆ Buscemi S, Corleo D, Di Pace F, Petroni ML, Satriano A, Marchesini G. The Effect of Lutein on Eye and Extra-Eye Health. Nutrients. 2018;10(9):1321. Published 2018 Sep 18. doi:10.3390/nu10091321
◆ Wilson LM, Tharmarajah S, Jia Y, Semba RD, Schaumberg DA, Robinson KA. The Effect of Lutein/Zeaxanthin Intake on Human 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dv Nutr. 2021;12(6):2244-2254. doi:10.1093/advances/nmab071
◆ Karppi J, Laukkanen JA, Kurl S. Plasma 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the risk of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 among the elderly Finnish population. Br J Nutr. 2012;108(1):148-154. doi:10.1017/S0007114511005332
◆ Zhang PC, Wu CR, Wang ZL, et al. Effect of lutein supplementation on visual function in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7;26(3):406-411. doi:10.6133/apjcn.032016.13
◆ Leermakers ET, Darweesh SK, Baena CP, et al. The effects of lutein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cross the life cour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Clin Nutr. 2016;103(2):481-494. doi:10.3945/ajcn.115.120931
◆ Ranard KM, Jeon S, Mohn ES, Griffiths JC, Johnson EJ, Erdman JW Jr. Dietary guidance for lutein: consideration for intake recommendations is scientifically supported. Eur J Nutr. 2017 Dec;56(Suppl 3):37-42. doi: 10.1007/s00394-017-1580-2. PMID: 29149368; PMCID: PMC5715043.
*如欲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附原文網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