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紅花功效

你知道全球最昂貴的香料有哪些嗎?番紅花絕對榜上有名!它的價值每磅高達 500 至 5,000 美元,雖然價格不斐但番紅花其實具備多項經科學實證的保健功效。跟著《PRIMEPLUS 健康設計家》營養師 Otis,一起深入了解「紅色黃金」-番紅花的10大功效與吃法!

番紅花是什麼?具備極高醫療保健價值的植物

番紅花(Crocus sativus L.)是一種具有近4,000年使用歷史的機能植物,主要栽種於亞洲、地中海與中東地區。其中的紅色花柱頭需要人工細心採摘,約16,000朵花才能收集到100克,因而被譽為「世界最貴香料」,同時也具備極高醫療保健價值。

番紅花的活性成分

番紅花富含多種類胡蘿蔔素與萜類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其中關鍵成分包括: 

  • 番紅花素(Crocin):番紅花鮮紅色澤來源,具抗憂鬱作用。 
  • 番紅花酸(Crocetin):功能與番紅花素類似,具抗氧化、抗炎與抗憂鬱作用。
  • 番紅花醛(Safranal):經多項臨床實驗證實,有助於緩解氣喘、高血壓、癌症與憂鬱等症狀。
  • 番紅花苦素(Picrocrocin):番紅花獨特風味與香氣來源。 
  • 山柰酚(Kaempferol):由番紅花花瓣而來,能增強免疫力,具有抗病毒作用。

四大番紅花功效統整

早在10 世紀,著名波斯醫師亞維森納(Avicenna)就曾紀錄番紅花的多種療效,包括抗發炎、改善呼吸道疾病等

快轉到現代,許多傳統醫學用途都陸續被研究證實,特別是番紅花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以及在延緩老化與維護腦部健康方面的應用。

番紅花功效1:舒緩精神與壓力症狀

多項近代研究都指出,番紅花中的活性成分對於精神與壓力的治療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潛力,主要包括緩和經前症候群、憂鬱、焦慮與思覺失調等症狀。 

  • 經前症候群:臨床試驗發現,每天補充30毫克番紅花,並持續兩個月經週期,能使經前症候群嚴重程度明顯下降。 
  • 憂鬱症:根據臨床試驗,番紅花中的活性成分(如番紅花醛 safranal 和 番紅花素crocin)能透過活化血清素、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系統,產生顯著抗憂鬱效果。研究發現,每日補充 30 毫克番紅花可顯著降低高壓及憂鬱症狀,此外結合補充番紅花與薑黃素,對於重度憂鬱症的改善效果更明顯。 
  • 焦慮症:研究發現,番紅花中的番紅花醛safranal 成分具有類似安定藥物-地西泮(diazepam)的抗焦慮效果,透過與 GABA受體結合等機制,減輕強迫症行為。 
  •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動物研究發現,補充番紅花素crocin 能改善氯胺酮引起的思覺失調症大鼠的異常行為,例如社交障礙、過動與記憶缺失等,具有輔助治療的潛力。 

 

番紅花功效2: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番紅花具有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C)氧化、減少發炎因子(如IL-6、TNF-α、MCP-1)等多種功能,進而減緩動脈硬化風險與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 高血壓:在血壓調節方面,番紅花能促進血管內皮一氧化氮(NO)生成,幫助血管舒張,同時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RAAS)最終達到降低血壓效果。臨床試驗中,每天補充200毫克番紅花萃取並持續12週,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血壓。 
  • 血脂異常:在血脂調節方面,番紅花具有強效抗氧化及抑制胰脂酶、減少脂肪吸收能力。根據系統性分析,補充番紅花能有效降低總膽固醇(TC)、三酸甘油脂(TG),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HDL-C)。 
  • 第二型糖尿病:針對糖尿病的控制,番紅花能降低體內氧化壓力、調節脂聯素(adiponectin)表現。臨床試驗發現,每天補充15毫克番紅花並持續三個月,能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數值,降低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 

 

番紅花功效3:預防眼部退化

番紅花對眼部的影響是近年來的研究趨勢,特別是對退化性黃斑部病變(AMD)與青光眼的保護作用。 

  • 退化性黃斑部病變:針對黃斑部病變,番紅花可有效減緩因長時間強光照射所引起的視網膜退化,其神經保護效果可能與其強效抗氧化能力,以及調控發炎性細胞激素的基因表現有關。臨床試驗中,AMD患者每天補充20 毫克番紅花後,視覺功能明顯改善。 
  • 青光眼:針對青光眼,番紅花萃取物能有效降低眼壓,並預防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死亡,具潛在的神經保護功能。 

 

番紅花功效4:預防腦部退化

另也有研究顯示,番紅花對於老化相關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也有潛在的保護效果,主要包括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 

  • 阿茲海默症:在阿茲海默症方面,番紅花素(crocins)能抑制β類澱粉蛋白的聚集,有效對抗神經退化。根據臨床研究,連續16週每日補充30毫克番紅花能改善輕度至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功能。進一步研究更發現,連續補充22週後的治療效果與臨床藥物 donepezil 相近,且副作用極少,證實番紅花延緩阿茲海默症的高度潛力。 
  • 帕金森氏症:在帕金森氏症研究中,番紅花酸(Crocetin)能降低腦部神經毒性,主要機制與維持穀胱甘肽(GSH)與多巴胺濃度有關。動物實驗中,帕金森氏症老鼠的記憶功能得到顯著改善,凸顯番紅花治改善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潛力。 

番紅花怎麼吃?專業番紅花攝取量!

番紅花具有調節多種代謝症候群與精神疾病的潛力,以下提供研究中常見的使用劑量作為參考。

不過要仍要提醒,如果已經出現相關病徵,番紅花並無法取代正規治療,建議向醫療機構尋求診斷與治療,若想搭配補充番紅花可在補充前諮詢專科醫師,以確保安全與功效。 

  • 第二型糖尿病:建議每日約15毫克。 
  • 退化性黃斑部病變:建議每日約15毫克。 
  • 經前症候群:建議每日約30毫克。 
  • 憂鬱症:建議每日約30毫克。 
  • 阿茲海默症:建議每日約30毫克

番紅花副作用與禁忌!

番紅花副作用有哪些

過量補充番紅花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輕微且可恢復的副作用,如腸胃不適(如便秘、腹痛、胃食道逆流)、食慾改變、頭痛與心悸等,通常跟過量攝取或合併使用其他藥物(如精神病、心臟、血壓等藥物)有關。

建議按照正常劑量補充,並與藥品間隔至少1小時,能有效避免互相影響。

番紅花禁忌與安全性

根據臨床研究,每天攝取200 或 400 毫克番紅花,並持續7天,皆對血液、腎功能與電解質沒有造成任何毒性。可見在一般劑量(15-30 毫克)下,安全性非常高。

儘管如此,仍建議特殊族群(如特殊疾病患者、服藥者、孕婦、嬰幼兒)在補充前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士,將風險降至最低。

如何分辨藏紅花、番紅花與紅花?

在生物學上,藏紅花與番紅花都是指相同的植物(Saffron),但兩者與紅花(Safflower)截然不同。最快速的辨別方法是外觀上的差異,番紅花的花瓣為紫色;紅花的花瓣則是橘黃色。

在功效上,番紅花有多年臨床研究佐證其抗憂鬱與焦慮的生理功效;紅花則多用於活血通經的中藥中,相比之下紅花在調節精神方面實證等級較為薄弱。又因價格上巨大的差異,市面上常以紅花冒充番紅花,甚至有中藥商誤用,建議購買時特別留意來源與特徵,找尋有原料認證或原廠商標的番紅花來源,安全與功效更有保障。


整體來看,番紅花並沒有愧對「紅色黃金」的美譽,近年海量的研究發現其對神經精神疾病與老化相關疾病都具有調節效果,可謂是協助「身心合一」的機能成分,臨床應用上具有極高的潛力。

 

延伸閱讀

【實證營養學】幫助入睡飲食法?10大色胺酸食物與吃法深度解析

【實證營養學】鎂是什麼?鎂功效、副作用與吃法專家解析

 

本文參考資料:

◆ El Midaoui A, Ghzaiel I, Vervandier-Fasseur D, Ksila M, Zarrouk A, Nury T, Khallouki F, El Hessni A, Ibrahimi SO, Latruffe N, Couture R, Kharoubi O, Brahmi F, Hammami S, Masmoudi-Kouki O, Hammami M, Ghrairi T, Vejux A, Lizard G. Saffron (Crocus sativus L.): A Source of Nutrients for Health 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Nutrients. 2022 Jan 29;14(3):597. doi: 10.3390/nu14030597. PMID: 35276955; PMCID: PMC8839854.

◆ Nanda S, Madan K. The role of Safranal and saffron stigma extracts in oxidative stress, diseases and photoaging: A systematic review. Heliyon. 2021;7(2):e06117. Published 2021 Feb 10. doi:10.1016/j.heliyon.2021.e06117

◆ Jackson PA, Forster J, Khan J, et al. Effects of Saffron Extract Supplementation on Mood, Well-Being, and Response to a Psychosocial Stressor in Healthy Adul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arallel Group, Clinical Trial. Front Nutr. 2021;7:606124. Published 2021 Feb 1. doi:10.3389/fnut.2020.606124

◆ Lopresti AL, Drummond PD. Efficacy of curcumin, and a saffron/curcumin combi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17;207:188-196. doi:10.1016/j.jad.2016.09.047

◆ Ghahghaei A, Bathaie SZ, Kheirkhah H, Bahraminejad 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rocin on the amyloid fibril formation of Aβ42 peptide in vitro. Cell Mol Biol Lett. 2013;18(3):328-339. doi:10.2478/s11658-013-0092-1

◆ Akhondzadeh S, Sabet MS, Harirchian MH, et al. Saffr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Alzheimer's disease: a 16-week, randomized a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Clin Pharm Ther. 2010;35(5):581-588. doi:10.1111/j.1365-2710.2009.01133.x

 

*如欲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附原文網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