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Plus健康設計家 /  品牌營養師 Evelyn

《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提供給您的是「跳脫政治立場之外」,

公開、透明、正確、客觀的學理知識。

此篇文章僅以生物理化與毒理相關知識切入,客觀探討正反方初步論述。

所有言論均不代表本品牌及其內容作者之立場。

歡迎大家理性討論、分享與轉發。

 

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登場,近日來關於公投的議題也在各大論壇、媒體、報章雜誌上掀起正反兩派討論的熱潮。公民投票本身就是人民政治參與的體現,因此這其中不免會有政治因素摻雜在正反兩派的論述中。
相信你一定也會想知道,在跳脫政治立場之外,真正客觀的學理資訊到底是什麼?我們知道,唯有真正了解相關的學理知識,才有辦法站在公平的起跑點投下你手中寶貴的那一票。
因此,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從學理的角度探討萊豬議題,從簡單介紹公投在講什麼,到萊克多巴胺的介紹以及相關實驗,在公投之前給你一個「萊豬議題大補包」!
 

反萊豬公投主文是什麼?

第18案主文:你是否同意政府應全面禁止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之乙型受體素豬隻之肉品、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

  • 提出人:國民黨立法委員林為洲
  • 通過門檻:根據《公民投票法》規定,有效同意票須達投票權人總額1/4以上,且有效同意票數應多於不同意票者,才算通過。

 

正反雙方的立場

正方論點-反對萊豬進口

支持反萊豬方認為,豬肉在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中佔有非常大的一席之地,且除了一般部位之外台灣人在日常中也有很大的機會攝取到內臟,相較於其他已開放萊豬的國家而言,我國似乎比他國暴露在萊克多巴胺的風險更大。另外,此論點支持者也認為政府在萊克多巴胺的毒理學評估上缺乏人類長期攝取的健康報告,且礙於人力不足目前難以真正落實嚴格標示及抽檢,如此一來恐將人民的健康安全暴露在危險之中。此外,在貿易觀點上,此論點支持者認為萊豬並非唯一能解決台灣在國際間困境的方式,而交換到的優勢也是一般人較難立即直接察覺及感受的。

 

反方論點:支持萊豬進口

反對反萊豬方則認為,萊克多巴胺相較於其他種類的瘦肉精已經是屬於非常低風險的物質,從發現至今也已做過許多毒理相關研究,包括動物實驗及人體實驗,國際間也有具公信力的組織制定出通用的殘留標準、每日安全攝取量等等數值。而台灣參考國際標準並考量風俗民情後更制定出比國際更嚴格的標準,以一般人的攝取狀況而言幾乎不可能達到,因此認為萊豬仍然是安全的。另外,台灣長期以來依賴國際貿易,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台灣有機會能透過進口萊豬接軌世界,雖然可能無法立即感受到變化,卻有望大幅提升台灣的國際空間,換取未來更多的談判籌碼。而對於食安仍有疑慮者,此論點支持者也認為民眾能自行選擇是否購買萊豬。

 

所以萊克多巴胺到底是什麼?

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瘦肉精」的一種,也是一種乙型受體素(β-adrenergic agonist),相較於其他種類如:克崙特羅(Clenbuterol)、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屬於風險較低的一種,原本預計研發用於治療人類呼吸道疾病(例如:氣喘)但並未通過臨床試驗。

後來發現將其添加在動物的飼料中,可以增加家禽、家畜的瘦肉比例,進而提高肉品的販賣價值、減少飼養成本,因此就被轉作為飼料的添加物。

自1999年美國研發出萊克多巴胺以來,陸續有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26個國家開放萊克多巴胺在豬飼料中的使用,而添加於不同動物的飼料中它的商品名稱就不同,例如添加於豬飼料中稱為「培林(Paylean)」、添加於牛飼料中稱為「歐多福斯(Optaflexx)」、添加於火雞飼料中則稱為「湯瑪士(Topmax)」,而這幾種名稱都是在指萊克多巴胺這個物質。

 

萊克多巴胺的安全性

由於萊克多巴胺是一種乙型受體素,屬於類交感神經興奮劑,可能造成心跳過快、心律不整的狀況。因此如果肉品中有過多殘留並被人體攝取,則有可能會引發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血管擴張、肌肉顫抖、頭暈、焦慮等副作用。

有鑑於此,聯合國負責協調並建立食品安全國際標準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簡稱CODEX)在2012年制定了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最大殘留容許量標準。

 

這個標準是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組成的「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簡稱JECFA)」於2004年發表的第62號報告中的實驗數據做為參考。

在這一份報告中回顧並審查了許多關於萊克多巴胺的實驗,絕大多數都是對於大鼠、小鼠、恆河猴、牛、豬等動物的實驗,目前只有一項是針對人類的毒理性實驗。(註)

 

雖然CODEX制定了國際標準,但考量各個國家飲食習慣的不同,因此仍允許各國參考CODEX的標準後制定出自己國家的標準。

有鑑於此,台灣的食藥署於108年委託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進行「食用肉品暴露之健康風險評估」,考量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月子期間食用豬腎調理等等,在參考CODEX的標準後在豬腎的殘留量制定出更為嚴格的標準,使攝食風險降低1/3。

 

下表顯示CODEX制定的最大殘留容許量標準與各國訂定之標準比較:

容許劑量制定的爭議

依據前述的人體實驗結果得到的NOAEL(無可見不良反應劑量)為67 μg/kg,JECFA綜合此結果以及多項動物實驗的結果,加入安全係數的計算後,得出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為0-1 μg/kg/day。意即若每日攝取劑量在此範圍內,則不會有健康風險。
然而多年來有些國家質疑這個劑量的制定並不具備足夠的科學根據,包括唯一能參考的臨床人體試驗受試者僅有6人、並未考慮孕婦、孩童、老人、肝腎疾病患者等特殊風險評估、以及內容僅有短期的急性毒理評估,缺乏長期的安全性數據等,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已經有國際間通用的劑量標準,萊克多巴胺的安全性仍一直存在著爭議。
雖然如此,但也有許多專家認為這個劑量的設定已經非常保守、且一般人幾乎難以吃到。以體重60公斤的人為例,他每天攝取60 μg以下都是安全的。而CODEX制定的豬肌肉最大殘留容許量標準為10 ppb,換算下來是1公斤的豬肉中殘留量必須在10 μg以下,即使豬肉的殘留量都達到標準內的最高值,每天要攝取6公斤的豬肉才會達標。依照目前各國家的飲食習慣中,是相對較不容易達到的量。
 

台灣的現況

由於台灣在2013年時已開放進口了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牛肉,因此我國衛福部食藥署(TFDA)在2012年時針對萊克多巴胺所制定的ADI為1 μg/kg/day。
此標準是食藥署以猴子動物實驗為主、人類臨床試驗結果為輔,訂定出較為保守的建議值,此數值也較先前從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體試驗中計算出的ADI為低,因此換算成體重60公斤的人來說,每天吃60微克都是安全的。
 
而依據殘留容許量,估算成人每天可容許最大攝取量則如下表:

依據上表數據顯示,若要攝取到ADI的劑量,則每天要攝取6公斤的牛肉、或是6公斤的豬肉、或1.5公斤的豬肝或豬腎才會達到。在看完這些數據後,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飲食習慣,思考攝取達到這個劑量的可能性。

 

真正的食品安全

在科學的領域上,保持著反思與質疑的態度是好的,持續檢視及審查已訂定的標準是否真正貼近國人的健康安全一直都是食品安全的初衷與真諦。
撇開政治層面的因素,萊豬議題給予我們更大的空間去反思從動物實驗、毒理試驗、到臨床人體試驗,甚至是最後制定依據不同國家風俗民情而異的標準,這中間的誤差以及需要考量的多種風險變因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重視的。
 
萊豬安全嗎?或許這個世代的科學數據尚無法給予我們真正「完全正確」的解答,也許我們認為安全的事實還有諸多沒有考慮到的部分,或是我們所認定的風險其實只是過度反應。然而無論是何種面向,也無論事實是什麼,你一定擁有絕對的權力去投下手中的那張票,來選擇到底是要吃、還是不吃。
 
而綜觀來看食品安全的議題,我們也不該只就單一成分或是添加物來判斷安全性,更應該考量整個食物或產品,從生產到加工製成到最後成品,甚至是保存的問題,每一環都是屬於食品安全的一部份,唯有持續提升整個大環境的生態,以及提升自身的背景知識,才有辦法為自己的食安做真正的把關。
 
(註):
該項實驗使用6名健康成年志願男性,漸進式地給予單次口服0、5、10、15、25及40 mg的萊克多巴胺,每次服用會間隔48小時代謝排除期(Washout Period),並觀察受試者的心跳及血壓等心臟功能參數。
歸納此實驗的結果發現,在給予劑量5 mg時,不會對心臟造成任何異常反應;劑量10 mg時則有些微影響;而劑量在15、25及40 mg時,心跳每分鐘分別增加20、30及50下。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及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也會隨著劑量增加而提高。另外,在劑量25 mg時,有一位受試者因為心臟的不良反應而退出實驗。
 
 
參考資料:
1. EFSA. 2009. Safety evaluation of ractopamine. Scientific Opinion of the Panel on Additives and Products or Substances used in Animal Feed. The EFSA Journal. 1041, 1-52.
2. WHO. 2004. RACTOPAMINE (addendum). WHO food additives series: 53.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certain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
3. Hunt, T.L. 1994. Cardiovascular activity and safety of ractopamine hydrochloride: determination of a no-effect dose. Unpublished report on study No. T4V-LCERAA from Pharmaco LSR, Austin, Texas 78704, USA. Submitted to WHO by Elanco Animal Health, Division of Eli Lilly and Company, Indianapolis, IN, USA.
4.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21). 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for CID 56052, Ractopamine. 
5. Evaluation of Certain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 Sixty-second report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6. 「政府宣布開放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對國人健康之影響與危害」公聽會(書面報告),衛生福利部,2020年